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召开一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等几个方面,,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系统的指导。
2016年5月17日,。讲话深入剖析了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巨大意义,深刻回答了事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举旗定向、布局谋篇。这篇重要讲话本身,就是闪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精神的重要哲学社会科学文献,极大地凝聚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共识,开启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新征程。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既要把握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又要继承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加强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创新成果的学习研究、,构建理论发展新视野、总结当代中国新实践。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以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支撑。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成熟的标志,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充分体现出理论的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由此,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统筹建设中彰显出中国学术的“言”“道”“器”。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建设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这一方面提出了对高校和高等研究机构的要求——需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规范完善职称评定制度、岗位聘用制度,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完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另一方面凸显了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时代使命——应树立良好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以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推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新、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抓住机遇、勇立潮头、敢发先声,,以此次意见精神为抓手,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进入新境界。
1、安庆新闻网(/aqnews/)是由安庆日报社主办的综合性新闻门户网站。本网源自《安庆日报》、《安庆晚报》、安庆新闻网的所有原创新闻作品(包括新闻、信息、图片、视频及音频资料等),版权归安庆日报社所有。未经安庆新闻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须注明来源和原链接,如“安庆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转载的其他媒体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及时通知。
3、如需转载安庆日报社旗下《安庆日报》、《安庆晚报》及安庆新闻网享有版权的作品,请来函或来电与安庆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