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对门居住却不认识,在城市社区,如何把松散的人群凝聚起来?他们的心声、矛盾又该如何倾听和化解?近年来,安徽安庆市迎江区创新社区党建工作,构建零距离服务体系,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汇聚民心打造幸福“大家庭”。
“人民路23—25号的居民王老反映,隔壁住户现在装潢,把楼顶隔水层做了一道墙,影响出水。”这是迎江区人民路街道先锋社区3月份民情日记中的一页,而记录民情日记,是社区网格信息员每天都要做的工作。
先锋社区外来流动人口多,老企业下岗职工多,既有新的成建制小区,也有城市化进程中的“村改居”。面对复杂情况,如何提高城市基层管理水平和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先锋社区的方法就是把基层党建做细做实,实施“民心零距离工程”。
先锋社区党委书记、社居委主任卢萍介绍,先锋社区划分成9个网格,成立9个网格党支部,建立起以专职信息员为主导,楼院长、出租房房东为辅助,社区志愿者为补充的网格管理责任体系。
在这个社区,86人走访记录民情日记,开设“民心驿站”,接待居民来访,设立民声热线电话,方便居民联系。“收集的各类民情信息,我们会交给民事交办站处理。交办站由社居委成员、各小区物业公司负责人组成,能解决的自己限期解决,不能解决的就及时向上反映。”卢萍说,社区已将各项工作融入网格当中。
化解矛盾纠纷,先锋社区还有民事和解小分队,以每5幢居民楼为单位组建一支民事和解小分队。对难以消除的矛盾纠纷,社区还组织德高望重的老党员、居民代表、法律工作者、社区民警等组建“民事和解庭”,通过细致分析调处彻底化解矛盾。
整合社区资源,设立民生小超市、民助小分队、民富顾问团等,扶助社区贫困家庭、困难群体,引导辖区居民再就业,这些都是先锋社区“民心零距离工程”的重要工作。
与先锋社区同属人民路街道的炮营山社区,创新“党建+”模式,开展“党建+网格”“党建+关爱”“党建+文化”“党建+信息化”等工作的同时,整合壮大志愿者队伍,让志愿联盟站成为社区的一大亮点。
炮营山社区党委书记李宝琴介绍,社区把原来零散的志愿者个体进行整合,根据个人特长、居民需求,组建政策宣讲、结对帮扶、义务巡逻等小分队,为居民解决急、难、愁、需等问题。
2016年,志愿者们以社区为阵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100多次,服务5000余人次。
“基层党组织直接面对群众,具体处理各种矛盾,基层党建要做的也是实实在在的事情,、服务功能、治理功能,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安庆市迎江区委书记尹志军说。
1、安庆新闻网(/aqnews/)是由安庆日报社主办的综合性新闻门户网站。本网源自《安庆日报》、《安庆晚报》、安庆新闻网的所有原创新闻作品(包括新闻、信息、图片、视频及音频资料等),版权归安庆日报社所有。未经安庆新闻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须注明来源和原链接,如“安庆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转载的其他媒体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及时通知。
3、如需转载安庆日报社旗下《安庆日报》、《安庆晚报》及安庆新闻网享有版权的作品,请来函或来电与安庆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