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乌兰察布市凉城县文物保护人员在长城巡查过程中,新发现一处长城遗迹。这处新发现的长城在距北京440公里处,目前文物保护单位正在进行进一步考察。这一发现使凉城县长城遗迹总长度增加到178公里,使乌兰察布市境内的长城总长度达到1404公里。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此次发现的长城遗迹地处境内明长城“大边”与“二边”之间,起点位于凉城县六苏木镇庙沟村西,与明长城二边隔沟相望。经初步探测,该段长城长度约4公里,墙体大体呈西南至东北走向,高0.7至2米,宽3至6米,夯层约0.15米。同时,在凉城县三道沟村西南发现敌台一处,在该县曹太夭村东发现敌台、烽火台各一处。
据了解,乌兰察布市是内蒙古自治区长城保留时代最为丰富的盟市,这里汇集了战国赵长城、秦汉长城、北魏长城、金长城(金界壕)、明长城五大长城遗迹,总长度约1400公里,分布于全市的11个旗县市区。
乌兰察布市境内的长城遗迹最明显的是明长城,有“大边”和“二边”之分。目前,位于丰镇市、凉城县与山西省交界处的明长城遗址保存较好。
说起乌兰察布市范围内长城遗迹的起源,还要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乌兰察布区域大部分是赵国和匈奴的领地。赵国为了防御匈奴和邻国的侵扰,在这里修筑长城。目前,乌兰察布境内的赵长城遗址长约170公里,分布在卓资县,保存较好。古老的赵长城是万里长城的母体部分。
据《魏书·太宗记》记载,为了防御漠北的柔然族犯塞,公元423年2月,“筑魏长城于长川城之南,东起自赤城,西至五原,延袤二千余里,备置戎卫”。这条在广阔的内蒙古大草原上修筑的北疆长城横穿乌兰察布境内,呈月牙形走向,蜿蜒而西,从河北省康保绵延至乌兰察布市商都县,贯穿察右后旗、中旗和四子王旗。
乌兰察布市区域内的金长城是东西走向,从河北省康保县绵延入境,经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入商都县,向西北转入察右后旗,再入四子王旗,然后绵延入达茂旗。
乌兰察布市境内的明长城遗址特别明显。它是由北京八达岭、河北张家口市进入乌兰察布市兴和县,然后过丰镇市,西去凉城县后入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最后南下清水河。它跨越了乌兰察布境内的五个旗县市,全长约500公里,是历史上修筑长城工程量最大、质量最高的工程。
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辉煌奇迹,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象征。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线性文化遗产,长城历史悠久、体量庞大、工程宏伟,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安庆新闻网(/aqnews/)是由安庆日报社主办的综合性新闻门户网站。本网源自《安庆日报》、《安庆晚报》、安庆新闻网的所有原创新闻作品(包括新闻、信息、图片、视频及音频资料等),版权归安庆日报社所有。未经安庆新闻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须注明来源和原链接,如“安庆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转载的其他媒体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及时通知。
3、如需转载安庆日报社旗下《安庆日报》、《安庆晚报》及安庆新闻网享有版权的作品,请来函或来电与安庆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