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再看到有人违法填湖,我去阻止就更加理直气壮啦。”11月9日,来自武昌工学院的大二学生周杨高兴地说。当天上午,由武汉水务局、市湖泊管理局和《长江日报》、武汉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江城”共同主办的2013年“爱我百湖”志愿者能力建设培训在汉口江滩举行,近300名来自各行各业的环保志愿者参加培训。
培训上,来自武汉市水务局法规处的尹淙泉博士,详细地对《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等法规政策进行了解读;市水务局污水管理处负责人王赤兵,则围绕湖泊截污工作,和台下的志愿者们进行了热切的交流互动;来自武汉市防洪勘测设计院的教授级高工刘康福,则以“湖泊治理和保护”为题,对我市湖泊保护和治理的现状、功能和作用进行了介绍。
据了解,参加此次培训的有“爱我百湖”民间湖长、社会志愿者以及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江汉大学等36所高校环保社团的大学生志愿者等共近300人,其中不乏长期关注、参与湖泊保护的资深志愿者。
湖泊的全面截污,是水体修复、提升水质的关键,在培训互动环节,这一话题成为志愿者们反复提及的热点。对此,王赤兵详细解读了目前我市湖泊排污口的管理现状,并透露自己对截污工作的体会与难点,其开诚布公的态度,让台下的志愿者们了解到湖泊保护的艰辛与不易。
“目前‘爱我百湖’有数千护湖志愿者,对他们开展这样的湖泊保护专项培训还是首次。”武汉市湖泊管理局副局长杨卫国表示,志愿者们有热情、有激情,但不见得各个都熟悉业务,尤其是对造成湖泊污染、面积减少的历史背景,并不了解。对志愿者们解读法规政策,有助于他们对我市湖泊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更科学、理性地保护湖泊。
此外,杨卫国还透露,除了增强志愿者们的“理论修养”,今后还将根据需求,对志愿者们开展诸如水质监测等方面的技能培训,增强他们保护湖泊的手段和能力,并邀请资深志愿者代表担任培训讲师,让这一群体真正成为保护湖泊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