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工作不在办公室,而是在老百姓的田间地头。”作为灯塔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于洪光将“服务三农”的理念深植于心,同时大胆创新、结合地区实际,科学调整信贷结构,重点支持地区龙头企业、设施农业建设,为灯塔农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古城街道的锦业果蔬种植合作社,一串串娇艳欲滴的葡萄挂满枝头,每天都吸引着大量批发商和采摘客人。在种植合作社迅速发展的这两年里,由于洪光带领的灯塔农信联社是不可或缺的功臣。“除了资金支持,信用社还经常找专家来给讲课。我这不管有什么问题,最先想到的肯定是于理事长。”合作社负责人张素敏告诉记者。
在放贷款搞调研的过程中,于洪光发现,不少农民缺乏专业的种养殖技术。做农民的“技术员”成了他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为此,他多次找来沈阳农业大学和辽宁省农科院的教授,为葡萄、蔬菜种植户讲解专业知识。
近年来,于洪光不断拓宽产品渠道。在原有的“星级文明户贷款”、“扶贫贴息贷款”、“青年就业贷款”等特色产品的基础上,又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 、“服装商户联保贷款”、“农机具质押贷款”、“家庭农场贷款”等产品。此外,他还组建了“金融夜市”,这也是金融业在本地区的先例。
2015年2月,在于洪光的倡导和协调下,灯塔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灯塔农信购”电商平台正式上线。“灯塔农信购”一头帮着农户拓宽销路,一头将金融服务更好地融入百姓生活,让百姓足不出户便可实现吃、穿、住、用、行实时消费,真正享受到互联网金融带来的便利。
“我所在的岗位是一个为百姓服务的最好平台,利用这个平台,我为他们提供资金、技术、营销方面的支持和服务。”为配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于洪光对所辖的省级和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进行贷款扶持。目前,灯塔市的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正在向专业化、区域化、基地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多家龙头企业规模现已跃至全省前列。
于洪光常说,在农信工作,脚上沾满多少泥土,心中才能和农民朋友沉淀多少感情。而他正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在灯塔广阔的大地上“精耕细作”。
(记者 尹林/文 记者 张师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