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如皋国际石材与装备展侧记_部门动态_新闻频道_如皋市委新闻网

2023-04-24 17:11:59

“南云浮、东水头、北莱州”,这是闻名全国的三大石材基地,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固化了中国的石材产业格局。不过,值得我们关注的是,18日至21日,第二届中国如皋国际石材与装备展在长江镇(如皋港区)东升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30家知名企业参展,首日即吸引8000多人进场参观。如皋的石材产业正以一种积极的姿态展示着他在国际石材产业中的影响力,并冲击着早已固化的中国石材产业格局。

“腹地是什么,是我国广大的中西部腹地;世界是什么,是如皋港联通的以国际大都市上海为出发点的整个世界市场。” 中国石材协会会长陈国庆认为,东升国际石材产业城的发展,绝不是“无中生有”,他的出现有其独有的地缘优势,也有中国石材产业内生变革的需要。

一直以来,我国石材产业都在福建、广州等地集散,但石材消费的主要市场却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产地和市场的严重脱节,大宗产品长距离运输的高昂费用成为制约这个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瓶颈。而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预测,到2020年,我国的石材产品需求量将达到15亿平方米,年均增长8%左右。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陆海江黄金点、沪苏通高铁桥头堡”的如皋能够集聚石材产业精英们的目光也就不足为奇。

可以说,打从一开始,东升南通国际石材产业城的出现,就是为了变革石材商贸的传统模式,推动产业、基地、市场联动发展。“立足长三角、开拓中西部、面向全世界”,这就是烙在他骨子里的印记。

东升南通国际石材产业城服务中心负责人黄杰说,石材是人类历史上应用最早的建筑材料,数千年的建筑历史也是一部石材应用的历史。可以说,石材产业不仅是一个传统产业,还是一个古老产业,但这个古老产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当前,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及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由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构筑以石材产业链为基础的上下游合作机制与行业规则,重塑产业未来价值,石材产业转型升级已是势所必然。

东升南通国际石材产业城高起点规划建设,整个产业城分为生产加工区、荒料交易区、保税物流区、循环经济区、综合商务区、国际石材交易中心、创意研发中心、教育培训中心等八大功能区,目标建成一个集“产、学、研”于一体,真正打造产、展、销、研一站式批发采购基地,成为华东乃至中国高档石材产业战略总部、研发设计中心。东升南通国际石材产业城的探索,成为全球石材产业中吹出的一缕清风。

陈国庆认为,正是这种破解产业困局的姿态让东升石材城的特色品牌在全国乃至世界石材产业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促进东升石材城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石材交易中心。

目前,东升南通国际石材产业城生产区已入驻生产型矿主企业超40家,东升国际交易中心入驻商户超400家,人流、物流、车流、信息流在这里汇合集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抢抓上海石材产业面临转移、中国两大石材之乡福建水头和广东云浮石材企业向外扩张的战略机遇期,东升国际石材城实现了弯道超车、后发先至。

金东升南通石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东升石材产业城占地面积最大的生产企业,于2014年率先建成并投入生产。经过机械切割、补胶、打磨和桥切等程序,一块重达数十吨的荒料,即可变身为一块块光滑平整的石板型材了。老板蔡良福笑着介绍:“如今到企业来采购的经销商遍布全国。”

第二届中国如皋国际石材与装备展以“新区域、新起点、新机遇”为主题,以打造“中国石材展览精品展会”为目标,以贸易洽谈、技术交流、论坛研讨、深度对接为主要内容,紧紧围绕长三角区域合作,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政策机遇,全面推动石材产业向更高领域、更深层次加快发展。

陈国庆认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为如皋石材产业“走出去”畅通了渠道;全国范围内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将使石材的市场需求长期保持强劲势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将成为促进石材生产和消费的又一政策红利。□记者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