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千龙网·中国首都网

2023-04-24 17:11:56
  • 密云经济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有效发挥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主战场功能,通过调研,县委县政府于2010年7月份开始实施经济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2010年10月,围绕北京市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总目标,在京承高速密云出口不足1公里的位置开发建设了密云生态商务区。

  • 石龙经济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2000年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开发区,当时批准规划面积为1.5平方公里,经历了二十余年的滚动开发,基本完成了1.2平方公里的园区建设,,成为中关村"一区十六园"之一,正式定名为中关村科技园区门头沟园,并成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规划面积扩展到2平方公里。

  • .08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5.75平方公里,备用地6.33平方公里)。2013年2月26日,时任北京市委常委陈刚到我区进行调研,并对中关村顺义园进行了授牌。2013年,纳入顺义园统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06家;

  • 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成立于1991年11月,地处北京西北的昌平区,是北京较早成立的国家级高新区之一,也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园区规划面积11.48平方公里,其中包括园区中心区5平方公里、中关村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4平方公里、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及三一产业园2.48平方公里。

  • 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原名北京雁栖工业开发区),2000年被北京市政府批准为市级工业开发区。2006年7月,更名为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总规划面积15.035平方公里。是北京市保留的十九家市级开发区之一,也是北京市第二批市级生态工业园试点园区。

  • 中关村石景山园于2006年1月经国家发改委审核批准正式加入中关村科技园区,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十园”中的文化创意产业特色园。园区地处北京市石景山区中部,紧邻长安街延长线、五环路、阜石路,毗邻八大处和法海寺公园,交通便利、环境优美、配套完善、生态良好、政策优惠、发展空间广阔。

  •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的前身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它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著名学府和研究机构为依托,规划占地面积133.06平方公里,闻名中外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是她的发祥地。

  • 中关村科技园区朝阳园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国家科技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立的,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为主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国家级高科技园区,朝阳园是朝阳区高新技术产业功能区的核心区域,是承载朝阳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 中关村科技园区东城园于2006年9月正式开园,2006年12月东城园被北京市政府认定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2009年2月被国家版权局认定为"国家版权贸易基地"。中关村科技园区西城园于2002年5月24日正式开园,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八年的发展,西城园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逐步增强。

  • 丰台科技园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于1991年11月,1994年4月进入国家高新区行列,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最早的三个园区之一。经过十余年发展,丰台科技园已成为全国知名的总部经济区,北京市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丰台区核心的城市经济功能区。

  •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通州园于2006年1月正式成立,是北京通州新城规划建设重点发展的产业聚集区。通州园包括两个产业基地,分别是通州园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和通州园金桥科技产业基地,总规划面积14.5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11.41平方公里,入驻企业360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76家。

  • 大兴园是北京市政府为振兴现代制造业而建设的生物技术产业化基地,承担着北京市生物技术自主创新、产品研究开发、项目孵化等产业发展职能,是后奥运时期北京城市发展的重要产业功能区,也是辐射环渤海经济区乃至整个北方地区的生物产业标志性聚集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2年开始建设,是北京市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截至2010年12月底,北京亦庄累计入区企业3870家,累计投资总额250.8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