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山东蓬莱市北沟镇已经是晚上7点多,海风呼呼作响,我冷得打战。
旅馆客厅里有几位大爷在喝茶,听闻我从武汉来找大姜家村党支部书记姜世谭采访,他们非常不解:跑这么远找他做啥?他不干村支书好多年了。
大爷们的话匣子打开,竟然分成了两派意见:一派认为他喜欢折腾,一派认为他做了不少好事。姜世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已30多年,他仍充满着争议?
第二天一大早,我赶到了大姜家村,迫切想和姜世谭聊聊。到村委会才得知,姜世谭在2011年卸任村支书后,多数时间住在烟台市区。
辗转找到姜世谭的家,他妻子姜毅正在忙农活。她说姜世谭卸任村支书后不再接受媒体采访,希望我理解。
跨越半个中国采访一位村支书,在我11年的记者生涯中还是第一次。作为新闻工作者,不论多远多困难,到达新闻现场,与新闻人物面对面,是我的工作职责,就这么打道回府,有负我的使命。
在村里转了两圈,我又回到了姜世谭家。我与姜毅聊天,讲自己包括入党等经历,姜毅是名老党员,与我热聊起了近几年来党风的转变。她终于给姜世谭打电话,劝说他接受采访。
第二天早上,我在烟台市区见到了姜世谭。姜世谭其实是个热情爽朗的人。他说之所以不愿接受媒体采访,是不想给现在村里的工作带来干扰。我对他说,这不仅是你个人经历,以你为代表的一群改革开放初期基层共产党员敢作敢为的精神,对现在的党员们依然有启迪。
我的问题有些尖锐:面临那些争议,你犹豫过吗?干了这多事还饱受争议,你委屈吗?有没有想过少干事或者不干事,避开这些争议?姜世谭这样回答:一个村里,有各种各样的利益诉求,只要干事就会触动利益,就会引来争议。怕争议,什么事也干不成。一个不能干事的村支书,村民要你干嘛。这位基层共产党员的朴素道理,让我深感佩服:这个道理放到我们各行各业,不都是这样吗?我们越聊越投机,从早上9点多聊到下午5点。
我由衷感谢姜世谭:从新闻工作角度,他的一个又一个生动事例,让我不虚此行。从党员角度,他让我领略了活跃在基层的有担当的共产党员风采,催人奋进。姜世谭谦虚地笑了,他说,每一代党员有每一代的使命,接下来主要就靠你们年轻一代党员了。希望通过我的讲述,能让更多年轻党员继承老党员的优良传统。